最近,物業公司組織品質管理委員會委員就今年以來出臺的相關品質文件進行討論,從而提取具有建設性與創造性的意見,為制定或修改品質檢查標準提供科學的依據。
每當我們站在回想過去的時間節點上時,總會感慨萬千,因為自去年六月份公司成立品質委員會以來,品委會所肩負的神圣職責與歷史使命是不可言喻的,其中包含著多少的期待、探索、辛勞和堅持。每一次品質檢查的背后,或許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正因為一次次的品質檢查促進各項目的品質在不斷提升,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客戶滿意度才節節攀升!
就5月19日品質專題討論會來看,委員們一致認同品質檢查在推動各項目物業工作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就目前的一些績效扣分、品管定位、檢查標準、檢查范圍等方面卻存在不同的見解和聲音,為此召集委員們獻言獻計,大家在討論會上無所保留,暢所欲言,在尋找一種科學、現實、合理的方案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積聚著大眾智慧,這值得贊賞。
有檢查就有對比,有對比就有差值。評選或排名“第一”的目的是用來放大示范效應、樹立品牌標桿的。在我看來,扣分不是目的,排名第幾也并不重要,因為在所有項目的檢查中,盡管分值會有一些差異,但各項目的物業服務水平與質量在多年的品質檢查與監督之下大大的拉近了距離,特別是服務的意識與目標完全一致,分值只是表象的,差距只是心理的,而實際上差距并不太大,各物業項目已經拿出了最大的勇氣和魄力讓評委“挑刺”,將工作質量置于更廣泛的監督之下。
“品質是公司的生命線,公司經過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體系,這凝聚了包含在座各位的公司業務骨干的智慧和心血,也有依賴于各項目在日常工作中的貫徹執行,才確保了公司目前處于相對良好的管理現狀……”。這是物業公司總經理肖利在會上對公司品質的一段精辟總結!
討論會、研討會在如今的社會、企業管理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務,它之所以被廣泛運用于科研、管理、技術等各個領域,完全在于秉持開放的心態,包容不同的聲音。觀點是可以辨駁的,事情是可以談妥的,誰擁有了道理誰就能贏得尊敬、掌聲和鮮花,這就是一種基本的常識,也是一種寶貴的理性。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多元的時代,這種理性尤顯重要,且尚需進一步豐富,更需格外的珍惜與呵護!倘若缺乏互動與信息交流,閉門造車的事情也許隨時都可能發生。
類似的物業品質專題討論會在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也并非是最后一次,這讓以理性為根基的說話和論事成為公司管理的一道風景,集思廣益的風格以及大眾智慧的傳遞、分享已經成為公司的習慣,這就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