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前不了解他為何人,認為只是一般性的客座老師,講的無非是如何讓枯燥的工作變得更加有趣之類,聽后恍然大悟。
漸入佳境時發現他的課程與其說是課,不如說是他自己跨入今日事業之飛黃騰達的寶貴經驗和心理路程,是工作與豐富社會實踐高度融合的精品課程,包含職場交往之禮,社會交際之道。如果我們崇尚匠心精神,那他的課程可算作其中一個。一堂真正引發聽者興趣的課程,是能夠引起彼此共鳴的內容和話題,其中必有多個亮點,現節選其中內容與大家共勉。
勞心勞力都要兼顧,是考核一個人的標準。
事實的確如此,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在考慮環節成本和簡約式工作模式前提下,更加偏向于使用復合型人才,人才的復合實則思想的復合,在崗位職責中既有技能和專業的付出,也有顧全大局全面考慮協調的眼光。
任何錯誤要先想到,不要等發生了再來批評。
凡事要提前預想,方案要經得起討論和推敲,對想到的環節又要充分考量,世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錯誤不僅有批評,事后更要有正確做法的指引,所謂罵要罵得對,員工才能不斷進步。
把不知道和不清楚放下。
職場成長過程中是成就未來的自己的戰場,綜合性思維實踐個人統籌與協調能力。記得某職場精英說:職場生活最忌諱“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每說一次就會關上自己前途的大門,以事不關己的獨立思維隔絕個人職場美好未來。
對事不對人,不要人身攻擊。
工作中難免與其他部門有接觸協調,因每個人接受教育和人生閱歷不同,難免站在各自立場表達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不因教育程度高低而貶損互抵,更不能因為人生閱歷豐富而占據制高點發表個人對立情緒和觀點。工作就事論事,一切對事不對人。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同事之間相互不僅愉悅更能讓工作更快、更準確地得到有序推進。
獎從下開始,有處罰從上開始。
管理者先認識自己的錯誤是團隊良性發展的基石,敢于承擔團隊成員因工作疏漏和不足帶來的后果影響,才能激發下屬激情工作的熱情。且在遇到獎、罰時,既要分明還要速度。
任何事從自己手上出去都要負責。
這是余老師給職場人要有強烈責任心的最好啟迪,凡自己經手的必負責,不是有人負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優秀者眼里時時刻刻都是工作節奏,最后讓我們再看他有建設性的、實用的職場建議:
1)自己先表現,有能力就做;
2)不讓領導傷腦筋;
3)不要先讓領導發現問題;
4)不要重要犯錯;
5)不要在領導面前說聽不清楚或請重復一遍。
在很多人認為他的思維在職場過于激進,但自認為他的講座具有商業時代發展縮影和現實意義,工業時代或褪去,它的存在也許會成為若干年后新商業時代弄潮兒精神撫慰的“羊皮卷”。